数学组 李净
谁是最可爱的九中人?或许每个人的答案不尽相同。但经历了2014年夏天南京青奥会以后,我的确找到了我心目中最可爱的九中人……
作为青奥示范学校,我校承担了青奥文化村中俄罗斯文化小屋和波黑文化小屋的运行工作。从面向全校征集设计方案、招募青奥文化大使,到进入青奥村亲手搭建起我们的小屋,再到向全世界青年运动员展示九中文化小屋的风采,众多的九中人废寝忘食、殚思竭虑,用勤奋与智慧在青奥村展现着九中的别样风采!
李菊平老师作为九中青奥志愿者团队中唯一的一位英语老师,在同学和运动员交流上有困难时,她总是微笑着上前接过话题,缓解了尴尬的气氛。在运动员因小屋人多而等待期间,她主动迎上去和运动员热情地攀谈,询问运动员的国家和参加的项目并发表一些相关见解。既和运动员聊得很愉快,也给同学们起到了很好的交流表率。
王艳飞老师作为我校的新闻宣传“专员”有着敏锐的洞察力,许多精彩的互动瞬间都被她记录下来。她总是举着相机,在某个下一刻就会捕捉到精彩亮点。同学向运动员讲解时的微笑和运动员的提问、运动员亲手绘制套娃时的奇思妙想、同学手把手教授书法时运动员专注的神情,都被她用相机定格,成为日后最美的回忆。
袁曦老师忙前忙后,从小屋构思到搬运材料,从安排人员到搬运物资,总会有他忙碌的身影。第二次联调联试期间小屋的墙面要更换,导致既定的装饰无法呈现。他急中生智决定以手绘的形式将俄罗斯和波黑的代表性内容制作成画报展出。美术专业的他对于构图有着独到见解,这也促使了很多优秀画报的产生。
陆嘉卉作为文艺班的学生,表现力极强。她的木吉他弹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声情并茂,宛转悠扬的歌曲也引来了许多人的围观,获得了一致好评。一次吉他已严重跑调,一位来自塞尔维亚的男运动员走过来拿起吉他为其调音!更让人震惊的是他将琴的音调的非常准!他坐在椅子上弹唱起了自己国家的歌曲,大家都被他的歌声吸引了过来。在弹奏过吉他后,他竟然抱起手风琴进行演奏,在场的所有人都赞叹不已,为他献上掌声。
马云清同学拥有省书法十级证书,这次青奥小屋的运行中,他负责向运动员教授中国书法。一次,一位运动员径直走到桌前想要学习。虽然是第一次写,但是他非常用心非常投入。在马云清手把手的细心帮助下,他完成了第一幅书法作品。看了看自己的作品,运动员很开心并提出要用毛笔写自己的汉语名字。马云清经过简短的构思后写完,递给他并解释了每个字的意义以及读音。他很感谢,主动要求合影。离开前运动员拿出一个墨西哥的徽章送给马云清。
董颖是队伍中最细心和能吃苦的,小屋的搭建过程中什么活她都抢着做。下午运行时,她耐心地教运动员编织手绳,虽然只是简短的英语单词,但是加上动作示范,让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有趣。一位圣卢西亚的运动员在小屋学编手绳,手绳作品带回去之后,他的队友们都感觉很漂亮。于是这位运动员当天就把队友们带到了“波黑小屋”,并很熟练地开始编织起来,不一会,一个漂亮的同心结手绳就编织成功了。在他的带动下,其他队员也拿起手绳进行编织,大家说说笑笑,现场气氛非常热烈。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高三年级的宋弛同学。虽然课业繁忙,他仍积极投身于小屋的搭建和讲解中。凭借自己在语言和技术方面的优势,他用熟练的英语向运动员介绍“俄罗斯小屋”,有趣的肢体动作更是帮助了运动员理解。他还专门学习了几句简单的俄语,关键时刻派上用场,使运动员和文化教育代表之间的距离近了很多。只要有他在,我们的小屋就一直充满着欢声笑语。
……
青奥会点亮了南京的青奥梦想,而正是无数青年的活力与激情让青奥如此地精彩!我感到很幸运,能够亲身参与这场盛会,我更感到幸福,因为有一群可爱的南京九中青奥文化大使和我一起并肩战斗!他们不正是最可爱的九中人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