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100.njjz.net    【南京九中(东大附中)】                                □ 联系方式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南京市第九中学100周年校庆
    --------------------------------------------------------------------------------
九中生活记趣


                       文洁民

当年的九中有座学生食堂,食堂是一排平房,门口一排水龙头。食堂大厅里放着数十张方桌,方桌四周没有凳子,学生都是站着吃饭。反正那时的伙食也没有七荤八素,也就两菜一汤,还未必能填饱肚子,因此也用不着坐下来细嚼慢咽,大家都是狼吞虎咽,风卷残云一般。

那时的午餐搭伙费好像是每天一角多钱,每月交三五元钱给给食堂,届时食堂门口便会有个桌次安排,犹如当下婚宴的酒店大堂里公布的来宾桌次,在上边找到自己的姓名,就知道自己“站”在几号桌吃饭了。

于是,每天最盼望的事就是吃中饭。也难怪,那时的学生,早晨在家是两碗“洪湖水浪打浪”的泡饭外加三根咸萝卜条,因此不到第四节课早就“天将午,饥肠响如鼓”了。最要命的是第四节课安排体育课,哪还有什么力气去跑去跳,大操场一圈200,一圈下来就是气喘吁吁,虚汗直冒。好在九中那时还比较人性化,第四节课一般不安排体育。

每当第四节课下课的铃声一响,我们便像脱缰的野马向食堂冲去,有时也觉得好笑。上体育课时有气无力,而冲向食堂则健步如飞,也不知哪来的力气。后来,曹莲英老师给我们上生物课时,才悟出了其中的道理,原来这是动物的条件反射。再后来,通过上政治课,才知道这叫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原来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实践论。

那时的中餐一般是两菜一汤,两菜是一荤一素,那一荤是小荤,通常有三五片肉或N根肉丝,汤一般是青菜萝卜豆腐汤之类的,用搪瓷脸盆盛着,一脸盆的清汤清水,上边飘着星星点点的油花。

每人一碗米饭,大约是四两,是用瓦钵子蒸的,不够的话,可以加一两,食堂的大师傅用一根竹片划个四分之一的饭给你。那个瓦钵子十分粗陋,器型似乎还不太圆,而且只在里边上了一些釉,像人类祖先所用的器皿,如果真是南京六朝的出土文物的话,那倒是值大钱了。

食堂里的我们,身上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衣服,手里托着一个瓦钵子在吃饭,活像穿着百衲衣托着瓦钵子四处化缘的小和尚。那时徐婉芬老师给我们上的语文课中刚好有篇“为学”的课文,我至今还能背下大部分内容: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课文说的正是一个穷和尚凭着一个瓦钵子去南海修行的故事,那时读了这篇十分励志的课文以后,浑身顿时充满了正能量。因此每天托着瓦钵子吃饭时,眼前就会浮现出贫僧的高大上形象,心里也暗暗地立志,一定要刻苦学习。于是,一吃完饭,便钻到和平楼的教室里学生物、看政治、背语文。

感谢九中!在那个“三年自然灾害”不久的年代里,给了我不太丰富的物质食粮,同时又给了我丰富的精神食粮。

 



                                                【录入人】qianliqun
--------------------------------------------------------------------------------
  相关文章
  怀揣校友意 传递爱校情——南京九中隆重举行校友捐赠仪式2015/9/23
  难忘九中情2015/9/9
  九中—我的母亲2015/9/8
  南京市第九中学90周年校庆 活动方案征集公告2015/9/6
  给校领导的一封信2015/9/2
分类: 悠悠钟声 日期:2015/1/15 查看:3985    

设计维护:信息中心®      管理入口
©Copyright 2022-2025--All Rights Reserved